2017-03-13 09:49:43分類:行業資訊5292
IoT(InternetofThings物聯網)無疑是2017年MWC展會中的一大看點和亮點。埃森哲預言,2017年將見證那些已開始應用IoT的領先企業收獲競爭優勢。今年,圍繞IoT議題的討論正超越“潛在IoT應用場景”的問題,取而代之的是,實際應用的、有影響力的IoT項目如何大規模部署并收獲成果。
物聯網正以強勁的勢頭影響著企業的發展方向,新的連接方式將改變他們的業務和商業模式,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討論自身在物聯網生態系統中的位置和價值,同時評估如何實現真正具有實質性價值的業務和應用,以實現銷售額的增長,同時“解鎖”物聯網時代的新技能。
物聯網將帶來不同以往的生態系統和業務模式。作為全球領先的戰略咨詢、數字技術和運營服務企業。物聯網的興起,不僅意味著與以往不同的業務,也使埃森哲(Accenture)的服務咨詢業務發生了新的變革。
三年前,埃森哲成立了物聯網團隊,CraigMcNeil成為這一全新業務的負責人。移動通信行業背景的CraigMcNeil承認,這個崗位并不是自己早就中意的。因為“那時候物聯網還在襁褓之中,當時,相關的市場還不知道怎么全面利用,這個概念剛剛起步。”比起與運營商打交道這樣的埃森哲“傳統”業務而言,物聯網業務才剛剛起步。但CraigMcNeil相信,埃森哲的行業積累將有助于自身和合作伙伴突破“臨界點”,而獲得成功。“未來的旅程將會很有意思。”他說。
MWC2017期間,《經濟觀察報》記者獨家專訪了埃森哲移動服務全球IoT業務負責人CraigMcNeil,與他就5G對物聯網的影響、運營商等相關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中國物聯網市場的發展前景、以及埃森哲對有志于此的企業的建議進行交流。以下根據與CraigMcNeil的訪談內容整理——
我有移動通信方面的背景。研究生畢業后第一份工作就與移動網絡技術相關,此后參與了多個業務的工作,并擔任過不同職務,這些業務或職務都圍繞著移動通信領域。之后幾年里,我負責埃森哲北美移動業務。接著,我們設立了物聯網團隊,我覺得當時我是合理的人選。但這個崗位并不是我早就中意的。因為那時候,物聯網還在襁褓之中。
物聯網對埃森哲而言確實是新業務。新業務就需要一些積累,突破臨界點后才能獲得發展勢頭。物聯網是開啟數字化轉型的機制,因此我們這個團隊就在公司內部擔負起這部分業務。我們會越來越多地參與數字化服務內部和整個埃森哲在數字化轉型方面的前沿工作。但同時,我們知道相關的狀況會不斷變化,也會保持開放的思維。如果我們的方法正確,我們會將更多的數字化能力引入物聯網團隊。
過去幾年里,我們更多地借助創新方面的業務拉動我們所說的數字化轉型,進行體驗設計,設想新的數字化企業是什么樣的。比如,兩年前我們對一部分老客戶做了問卷調查,提出了一些問題:未來三到五年,物聯網會對你們的企業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哪些用例會在未來三到五年發揮價值?這并不是要預測未來會出現多少設備或者物聯網技術會帶來多少收入,而是對未來趨勢以及客戶投資領域的一點預測和調查。
我們充分認識到,物聯網的成功需要生態系統。
以前的一些技術,例如互聯網技術,甚至移動應用,這些是許多客戶和企業可以自己獲得的能力和技能。而物聯網則必須依賴生態系統中的合作伙伴,因為整個價值鏈開始于半導體廠商,然后是設備生產商、云技術供應商、企業軟件、分析工具供應商,甚至包括一些創業企業,涉及到這一系列相關企業。
所以當我們幾年前啟動物聯網業務時,我們認定公司和我們的客戶需要來自于所有這些領域的合作伙伴,這樣才能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需要對這一點達成一致,當時我們的結論是我們還不具備這些合作伙伴。
云技術企業以及分析企業非常重要。如有需求,可以隨時購買網絡連接這樣的技術,這樣做并沒有什么困難。未來幾年半導體供應商和設備生產商,物聯網技術獨立性很強,不依賴具體設備,隨著物聯網應用中的客戶體驗改變,將會產生對針對具體用例的更加面向客戶的設備的需求。
那么運營商在生態系統中有什么作用呢?傳統上,運營商提供網絡連接。運營商對此的看法與其幾年前對iPhone的看法類似,我認為他們沒有意識到iPhone會影響電信行業,我們看到電信行業試圖打造整個產業鏈,嘗試建設平臺,而云技術企業也同時在打造平臺,我認為運營商的重點應該是這樣的,根據思科的預測,未來五年將會有500億臺設備,即使根據最保守的估計,也會有250億臺設備。
如果我是電信運營商的話,我會努力拿下盡可能多的連接,不僅僅是LTE或基于SIM卡的解決方案,還要包括Sigfox、LoRa、WiFi等,運營商的核心優勢在于管理網絡以及網絡中的所有設備,如果進行這方面投資的話,會為物聯網帶來極高的附加值。
很多西歐和北美的運營商幾乎放棄了網絡連接業務,他們把網絡連接看做一種大宗商品,關注產業鏈頂端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們認為這些領域價值更高。但他們的核心優勢在于管理網絡,而這一連接能力對物聯網非常重要,現在這一領域可以說是群雄逐鹿,還沒有任何一家供應商能夠使用任何類型的網絡連接為任何類型的設備提供有保證的安全連接,而這種連接恰恰能帶來極高的附加值。
目前我沒有看到任何運營商進軍這一領域,也許未來會這么做,但現在大多數運營商的工作重心是打造物聯網平臺以及全產業鏈。結果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目前,埃森哲正在進行傳統咨詢業務以外的工作,我們在物聯網領域主要做三項業務,其一是傳統咨詢業務。其他兩項業務是我們打造了一系列產業垂直解決方案,也就是物聯網應用,目前有三十款在售,包括互聯車輛項目、車隊管理服務、石油與天然氣互聯資產管理、采礦業資產管理、智能制造等,這是垂直解決方案,我們目前提前投資布局了30種此類解決方案,這樣我們就可以將其作為服務出售給客戶,因為我們的客戶已經習慣出于消費需求購買云服務,僅電腦和儲存空間;對于物聯網,他們想要購買一部分同樣的服務,他們只想購買車隊管理服務,而不需要建設整個車隊管理系統,他們只需要向我們這樣的企業按照每月每輛車的價格支付費用。
第三項業務是平臺建設。這種平臺并非已有物聯網平臺的競爭平臺,而是基于阿里云、微軟以及AWS等企業提供的普通的云基礎設施搭建垂直解決方案的平臺——物聯網平臺提供垂直解決方案的大量編碼工作。我們在AWS和Azure上都做了這些工作——創造了一個中間層,允許你更快地創建垂直解決方案,使之與其他平臺協同運行。
所以我們在物聯網領域的工作,既提供咨詢服務,還提供垂直解決方案以及平臺。當然并非所有客戶都想要租賃或使用我們的平臺。全世界有很多企業正在嘗試自己建設物聯網平臺。而我們在平臺方面做的另一項業務是幫助候客戶進行評估:有時候客戶想要看看我們在阿里云和微軟Azure所做的工作,那么我們就可以幫助他們進行評估。所以在物聯網領域,除了傳統的咨詢業務,我們還推出了垂直解決方案和平臺兩項新業務。
縱觀埃森哲全球,我們大部分的咨詢業務集中在傳統的戰略技術咨詢。同時,多年以來,我們的系統整合和軟件開發業務也不錯。咨詢領域中,我們正在引入像戰略咨詢這樣的業務。
客戶選擇埃森哲的好處是,制定好戰略后,我們能夠協助客戶準確實施。我們擁有成千上萬名軟件工程師和軟件開發者。這不是新東西,是我們與生俱來的。
這里確實需要許多新技術能力,用到整個設計規劃團隊;需要有能力幫助客戶理解設計出的服務和體驗;需要數據科學家和那些理解數據科學、能夠編寫算法和了解如何推測出洞見的博士。
此外,還需要調整我們現有的開發者技術能力。因為數字化世界的情況有所不同。現在來看,開發者此前具備的技術能力其實都是過去開發的積淀。當前,需要接受過更多應用開發和協作架構等等方面培養的人才。幾年前我們成立埃森哲數字化服務時,就開始在內部做這些調整。
從我們過去的并購中能看到,我們收購的好幾家公司給我們帶來了數千位科學家。我們還收購了好多家創新數字化公司,現在,我們是全球最大的數字化服務公司。所以,在轉變中,我們一方面內部自然發展,另一方面走出去收購那些擁有相關技術能力的公司。此前我們沒有相關的經驗,因此會繼續收購更多公司,并加大在技術能力方面的投資,不斷提升。要想數字化領域取得成果,這是必須的新技術能力。我們在這方面有大量投入。
我們有意識地引入來自半導體領域的人才,了解嵌入式軟件的人才,有數據分析背景的人才,還有幾個創立過挺成功的小公司的人才。確實需要匯集擁有各種技術能力的人才。這也是我們的團隊當前所需要的。我們的物聯網團隊中,半數人員是在過去兩年間從外部市場聘用的。另一半人員來自埃森哲內部不同崗位。所以,當前我們的人才構成很棒,為成功打下了良好基礎。
目前,我們開始以中國為工作重點。我們認識到不僅僅是在物聯網方面,我們的所有數字服務必須提供針對中國的解決方案,也許此類問卷調查或預測未來會在這一方面發揮作用,會更加關注中國市場。
最初,我們把中國市場未來幾年的增長目標定得比較低。我們看到,北美和歐洲市場經歷數年才開始迅速發展。看到中國團隊正面臨諸多機遇,我很受鼓舞。今年一月初我們在亞洲開會,之后決定提升銷售目標,可能之前的目標有些寬松了。
在我看來,考慮到中國企業的優勢在制造業,那就必須把握住這個領域。此外,還有交通和互聯城市等很多對中國有價值的領域。中國是全球制造業中心,包括服飾、汽車制造等等。如果我有決策權,我會側重于這個領域。
對于如何為客戶的物聯網部署提供一些建議。我會有意給出帶有爭議性的回答。我們不會建議客戶要有愿景,要判斷清處境。因為在物聯網領域,要做到這些很難。當前全球有很多物聯網領域的公司,現在挺成功。但最初這些公司并不是做物聯網的。很多本來是輪胎企業,銷售輪胎,提供服務。他們的輪胎和服務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早在五六年前,他們就在輪胎里安裝了傳感器。在輪胎里裝傳感器,并不是為了開設某項服務業務。而是為了借助傳感器了解顧客如何使用輪胎。長此以往,他們對輪胎做相應的改進。傳感器的聯網功能也越來越強。他們就能積累更多數據,就有能力設計出更好的輪胎。幾年之后,他們意識到已經擁有足夠的輪胎使用數據,就能夠把數據作為收費服務,甚至從中盈利。但五年之前,他們并沒有這樣的設想:我們要做這個業務或者我們要推出收費服務。
傳統企業的思維模式是:我們來制定個戰略,先考慮清楚未來的走向,接著設定好路線,然后試著按規劃執行。在物聯網領域,很難做到這點。因為這一段旅程需要在經歷中調整,這不是一日之功。如果有設想,很好。如果有戰略,很棒。但應該做的是開始測試,測試用例、試驗,從自己當前的業務和業務流程中收集數據等等。
并且要使初始投資較低。我們的一些客戶起步時規模很小,但隨后增長的速度很快。但是如果他們起步時就把攤子鋪得很大,采取宏大的戰略可能導致分析癱瘓。現在特別成功的公司中,許多公司創立不久,側重于投入物聯網。因為他們起步時規模較小,經營范圍可控,就取得了成功。拿到數據做一些處理,然后在這個基礎上不斷擴大。這就是我們想給客戶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