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31 14:20:39分類:行業資訊4772
隨著我國健康醫療大數據已進入了初步利好階段,國家作為政策引導方,已出臺了50余條“綱要”或“意見”,可穿戴設備、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也為產品研發奠定了基礎,且頭部資本已進入市場。下一步,各方需靜待產品與市場需求相融合,共同探索具備商業化或臨床價值的大數據產品。
報告探討了健康醫療大數據市場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認為市場快速發展的先決條件有三條:
1)市場認可,健康醫療大數據及AI技術的臨床及商業價值快速被市場認同,即企業客戶與患者用戶均具備一定的數據消費意愿與能力。
2)資本支持,大數據及AI技術的應用研發需要大量資金支持,在產品尚未全面鋪開時,市場需要資本不斷的注入以維持研發能力。
3)政策支持,頂層政策推動的同時,各類細節管理辦法也要及時跟上市場發展;如,CFDA需要就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臨床應用,開發新的監管框架,為申請三類證開通通道。
▌大數據在健康醫療中的應用價值
大數據助力我國醫療生態全面升級
大數據技術的應,將用從體系搭建、機構運作、臨床研發、診斷治療、生活方式五個方面帶來變革性的改善。由于我國醫療體系的強監管性,大數據若要在行業內實現其價值,需由國家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戰略方針,從而引導醫院、藥企、民辦資本、保險等機構企業構建項目,相互合作,最終實現從“治療”到“預防”的就醫習慣的改變,降低從個人到國家的醫療費用。麥肯錫曾在2013年預測,在美國醫療大數據的應用有望減少3000-4500億美元/年的醫療費用。
▌健康醫療大數據政策利好
政策引導,頂層設計推動大數據項目前行
2018年科技部官網發布了14個重點專項2017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精準醫學研究”等生物醫學領域的5大專項,累計共撥經費總概算12億元。其中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密切相關的項目有,“重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4.5億元,“精準醫學研究”1.3億元,“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0.9億元。此外,2月科技部發布了“主動健康和老齡化科技應對”2018年申報指南。
▌健康醫療大數據資本利好
以2018年Q1大數據投融資事件35起,行業熱潮正式開啟
對醫療健康投融資數據進行分類整理中發現,2014年起健康醫療類大數據投融資事件增多,2016年最多共66起,2017年略有下降。2018年,健康醫療大數據僅在Q1便發生了35起投融資事件,其中12件來自醫療信息化建設,多為利用AI、語義識別、數據模型,挖掘診療信息,連接院內院外平臺等類別的企業。受人工智能熱潮影響,2017年輔助決策類共發生17次投融資事件,2018Q1共5起,預計未來將會有更多資本進入該領域。
▌健康醫療大數據發展概況
多項細分場景同時探索,輔助診斷將首先迎來商業化
健康醫療大數據行業以數據規模為基礎,且在政策和資本鼓勵下,部分應用場景進入市場啟動期,如健康管理、輔助決策(全科輔助決策、影像病理輔助診斷等)、醫療智能化等。下一階段,隨著企業大數據/AI技術長期的應用實踐探索,產品不斷更新完善,預估2-5年的內,產品將首先在B端客戶中進行推廣;隨后,伴隨軟件友好度和準確度的上升,在B端客戶使用的影響下,C端市場將展開競爭。
▌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鏈概述
始于用戶,終于用戶
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鏈的上游是數據供應商(醫療機構等)或存儲計算服務(云服務商。中游為產業鏈核心企業,多為具有影像識別、深度學習、自然語義分析等核心技術的技術型企業。該類企業可為聚集了大量健康醫療相關數據的機構提供數據處理服務,在分析及可視化后賦予數據價值。下游為應用場景,分為B端和C端。B端包括醫院、藥企、政府、保險、PBM等企業,其最終的目的是提升醫療服務的效率和質量,降低患者及健康人群的就醫費用。
在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以及診前、診中、診后環節打通的場景下,單家企業或機構的服務供給能力有限。只有依賴多方角色協同合作,配合提供健康醫療服務,才能滿足用戶需求。未來健康醫療產業中的勝出方,不單再是個體,而是不同領域的企業共同合作完成的生態體系。因此,企業在構建核心優勢的同時,還需要具備戰略眼光,及發現投資優秀合作伙伴的能力。該體系的核心產業包括健康醫療大數據公司、醫生、健康醫療服務提供方,輔助產業包括數據采集方(智能硬件等、區域信息平臺)、運營商、物流服務、云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