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31 16:28:42分類:行業資訊6477
如今生活在一線城市的人們大多數都有或多或少的睡眠問題,有些是因為工作壓力大,精神高度緊張,存在難以入眠、深度睡眠時間不夠長;有些是因為環境污染問題,會打鼾、經常憋醒,甚至影響家人睡眠。不管是哪種情況,都是為我們的健康敲醒了警鐘。能發現這些問題還好說,有人只是覺得身體疲憊,睡了一宿也沒有休息過來,這種時候按醫生的說法,我們就改進行睡眠監測了。
在醫院進行的睡眠監測能夠為我們提供腦電、心電、眼電、肌電、呼吸、運動、鼾聲、脈搏、血氧飽和度、脈搏波、呼吸頻率、體位等睡眠呼吸參數。但去醫院做睡眠監測對于大部分人都是個不容易的事兒,不僅僅要請假去醫院,還要在醫院陌生的床上,帶著各種監測設備進入夢鄉,尤其是多數時候是在白天進行的這項監測。而這些原因卻成就了一個新的領域,那就是智能監測睡眠。
所謂智能監測睡眠一般分為三種:手機APP監測、可穿戴設備監測、非穿戴式設備監測。那這些監測跟醫院的監測一樣么?是否跟醫院的一樣靠譜呢?我們一項一項來分析。
先說手機APP監測。手機APP監測睡眠是利用手機內部的加速度傳感器和陀螺儀來監測睡覺動作,從而進行分析睡眠質量,深度睡眠時間等。這種APP會提示你將手機放在床上的某個位置,然后就開始根據床的振動情況來記錄你從躺下到進入睡眠到深度睡眠到醒來的一系列過程了。
這種APP一般說自己具有的功能有:監測進入睡眠時間、監測深度睡眠時間、記錄夢話或打鼾功能、記錄清醒時間等。但不難發現,手機APP監測從原理上是通過手機的感應器,感知床的振動,這對于單身的人還好說,床上只有一個人。
如果是夫妻二人同眠的雙人床,這個振動怎么算呢?而且用手機APP進行監測,還存在輻射、耗電等問題。對于沒有直接接觸被監測的人來說,就更不可能監測脈搏、血氧飽和度這種數據了。
然后是可穿戴設備。可穿戴設備具有自己的加速傳感器,可以不依靠手機來記錄你的動作。不管你帶的手環、手表還是戒指等貼合你身體,并能隨著你身體運動而動的可穿戴設備,都可以通過內置的加速傳感器更準確的感知你的動作。
當可穿戴設備內的加速傳感器記錄下用你的運動狀況后,就可以通過藍牙,將你的數據傳給手機,通過用戶提供的個人資料,如年齡等,在手機APP中進行分析,最終在APP中給出一個統計。這個統計都會包含哪些數據,要看你的可穿戴設備具有哪些硬件作為支持。
比如你的可穿戴設備具有心動心率傳感器,就可以記錄你睡眠時的心動變化。如果有紅光LED和紅外光LED,就還可以檢測血氧含量。這些對你的睡眠監測都是有輔助的分析效果的,要比手機監測準確很多。而且可穿戴設備具有獨立性,不會受睡在一起的人影響監測數據。
這種測量方法已經比手機要準確很多了,但是想要徹底的知道你的腦電波在睡覺時是怎么活動的,或者說準確的分析是什么導致你失眠,一個手環是遠遠做不到的。
最后是非穿戴設備。非穿戴設備比較常見的有智能床墊、智能枕頭、智能床帶、智能枕頭別扣等。這種單獨僅為監測睡眠設計的智能硬件產品一般都會內置的高靈敏度傳感器,它們可以記錄用戶的睡眠質量、心率、呼吸和打鼾情況。
用戶可以通過藍牙連接在手機上查看軟件分析后的睡眠報告。同時,大部分非穿戴監測睡眠的智能設備還擁有可以播放促進入睡的背景音樂的功能,在早晨還有智能鬧鐘,讓你在淺睡眠的情況下比較沒有痛苦地醒來。
可穿戴設備最大的弱勢是無法記錄與分析呼吸,而這正是非穿戴設備的優勢。非穿戴設備也是針對個人的運動來監測睡眠質量,雖然是放在床上的,但是卻與人近距離接觸,使得運動記錄更加準確。
但還是那句話,這種睡眠監測僅僅能達到監測的效果,雖然可以幫你分析深度睡眠、呼吸、心動等數據,但是無法準確的告訴你,你睡眠的問題是出在哪里。與醫院真正意義上的睡眠監測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如果你睡眠已經達到了一個非常不好的狀態,建議還是去醫院做正規的檢測,如果你只是想要看看自己的睡眠質量,或者說通過這個睡眠質量督促自己更早的上床休息,那么非穿戴式睡眠監測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賽億方案十年電子產品硬件及嵌入式軟件開發設計經驗,累計開發產品電子應用設計完成5000多個方案設計;目前為客戶提供理念超前的手機app開發、智能家居系統、電子技術、電子線路設計、PCB設計、電路板設計、單片機技術、智能控制、嵌入式系統等。如有產品方案開發意向,期待您的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