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3 16:11:16分類:行業資訊4597
在《中國制造新起點:服務業革命開啟服務業文明》一書出版之后,一直想闡述物聯網技術如何促進產業向服務轉型。最近一直在學習服務相關的知識,發現服務業包羅萬象,很難用統一的規則來描述服務業,所以單純的提向服務轉型的趨勢,是不嚴謹的。
服務的難點
我得出向服務轉型的趨勢,是從云計算的發展趨勢來判斷的,在云計算的趨勢下,很多產業會有服務化的趨勢。但是服務有幾個特點:
(1)服務具有非實物性;
(2)生產、交換、消費的同時性;
(3)非貯存性;
(4)非轉移性;
(5)非標準性;
(6)非連續性。
正是由于服務的這些特點,服務的成本高、效率低;在工業化的早期,轉型的方向是服務的產品化。比如裁縫這個行業是屬于服務業,裁縫為人量體裁衣;但是隨著工業化,服裝通過標準化的產品,逐步替代了裁縫這個行業。所以從裁縫被時裝工業取代的過程看,服務化的趨勢是有條件的,按行業區分的。
不能一味的強調服務化。
物聯網技術帶來的服務化需要克服服務的難點
在以前的文章中,多次強調物聯網技術會促發服務業革命,那么物聯網技術需要在克服服務業的一個、或幾個難點,那么才能提升服務效率,降低服務成本,提高服務的一致性,才能啟動服務化的趨勢。
物聯網技術解決服務非標準化難題。
由于服務的過程中,客戶與服務提供者需要有互動,而人的靈活性高,很難有標準化的流程;人的判斷標準尺度不同,一些檢測的標準很難通過人為實現。物聯網的感知技術,可以解決測量的標準化難題,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替代一些服務,比如現在已經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替代酒店服務員的案例。如全國首家無人智慧酒店開放,你怎么看?
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有效解決服務非標準化難題。
所以物聯網技術與人工智能結合,可以解決服務的非標準化難題。
而可被標準化的服務領域,通常都會形成壟斷的服務產業。
通訊行業是被標準化的,電力服務是被標準化的,高速公路網是被標準化的,等等這些基礎服務,都被標準化。
物聯網技術解決非連續性
大多數服務行業是離散的,沒有規模效應。
但物聯網技術可以打破業務界限,可以提升服務業的非連續性。
比如物流行業,最頭疼的非連續性是返程車空載難題。有一個運輸訂單從A運到B,傳統的方法,這輛車就從A運到B,然后從B空駛回A。如果物聯網技術,讓車、貨的信息能夠共享,既然有從A運到B的需求,也會有從B運到A的需求,基于物聯網的信息中心,可以匹配運單與運力,提升業務的連續性。
在電商發展早期,物流是電商發展制約的瓶頸。所以誕生了很多物流公司,每家物流公司單獨的連續性都不強。
比如一家物流公司,每天有從A地運到B地運輸需求,為了保證效率,通常從A地到B地,一天只運一趟(運輸多了,必然會有空載,降低效率),但損失的是運單的交付時間;菜鳥物流建立了統一的信息平臺,統一調度多家物流公司的運力,從A地到B地的訂單,所有物流公司的運輸是需要多輛車的,將訂單匯聚,按時間段運輸,就會提高運輸效率。
利用匯聚效應,可以提高非連續性。
物聯網技術解決非轉移性
一般服務具有地域性,需要消費者、服務提供方一起實現服務。
比如設備的維修,就需要設備維修人員到設備現場去提供服務。但是物聯網技術可以解決服務的非轉移性。比如陜鼓動力的旋轉設備遠程監控系統,將陜鼓動力安裝的設備信息遠程傳遞到陜鼓的系統中,通過大屏幕顯示各個設備的狀況。當出現故障的時候,診斷專家就可以把故障原因、如何排除故障傳遞給當地的維護人員(或者是甲方的MRO),實現了遠距離維護。提升了維護效率。
還有企業在遠程監控系統之后增加的專家系統,將診斷的經驗融入到系統中,通過知識庫,解決非轉移性難題。
非實物性,非貯存性,同時性難點都可以通過物聯網的規模效應來緩解。
物聯網解決服務難點需要壟斷并以基礎設施做基礎
從物聯網解決服務業的幾個難點看,通常需要這個領域具有壟斷性,同時這個領域需要建立基礎設施做基礎。
非標準性的人工智能的平臺,人工智能是技術基礎。
非連續性的物流領域,必須實現匯聚效應(壟斷性),而物流的信息平臺是大的基礎設施。
非實物性,非貯存性,同時性都是利用規模效應的。
而物聯網實現的PaaS平臺,SaaS軟件也算是一種基礎設施。
物聯網帶來的服務化,多需要建立基礎設施,并實現壟斷性。
小結分享
賽億方案十三年電子產品硬件及嵌入式軟件開發設計經驗,累計開發產品電子應用設計完成5000多個方案設計;目前為客戶提供理念超前的手機APP開發、智能家居系統、電子技術、電子線路設計、PCB設計、電路板設計、單片機技術、智能控制、嵌入式系統等。如有產品方案開發意向,期待您的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