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車牌(Electronic Vehicle Identification, EVI)是基于物聯網無源射頻識別(RFID)技術的細分、延伸及提高的一種應用。它的基本技術措施是:利用RFID高精度識別、高準確采集、高靈敏度的技術特點,在機動車輛上裝有一枚電子車牌標簽,將該RFID電子車牌作為車輛信息的載體,并由在通過裝有經授權的射頻識別讀寫器的路段時,對各輛機動車電子車牌上的數據進行采集或寫入,達到各類綜合交通管理的目的。這項全新技術可突破原有交通信息采集技術的瓶頸,實現車輛交通信息的分類采集、精確采集,抓住交通控制系統信息源準確的關鍵。
目錄
1、電子車牌證系統技術方案簡介
2、電子車牌證系統建設原則
3、電子車牌證系統組成
4、電子車牌證系統功能
5、電子車牌證系統優勢
6、電子車牌證系統主要設備
7、電子車牌的發展方向
電子車牌證系統技術方案簡介:
互聯網的機遇和挑戰在全球通信網絡在經歷了幾十年快速發展之后,已經可以基本滿足人與人隨時隨地溝通的需求,而物與物、物與人的通信及上層應用這種物聯網的基本發展需求正涌現出來。在一些傳統行業,可利用傳感等新技術,提升行業信息化水平,提升行業效率。
在新加坡,由政府牽頭,對整個城市的車輛實行電子牌照,集身份識別,停車管理,扣費繳費等功能為一體,車輛出入市內任何停車場,高速公路,都能實現不停車行駛,在政府建設的信息管理平臺同一繳費扣費。加快出行效率,時時獲知路況信息進而優化交通結構,新加坡的電子車牌證應用成熟、廣泛,都可作為我國發展電子車牌證事業的參考借鑒。
基于綜合管理水平,市場需求,前瞻性考慮,我們認為,電子車牌證系統將會是物聯網技術發展的先鋒。而電子車牌證系統的發展也會推動整個城市智能交通的前進。
射頻識別技術的引入,可有效彌補視頻辨識技術的缺陷。射頻識別技術可有效地防止車牌假冒、涂改和遮蓋。射頻識別技術不受光亮度和環境的影響,具備高速處理能力(在車速200公里/小時的條件下路側設備可準確讀取電子車牌信息),可用于交通安全監管、車輛行駛軌跡跟蹤、交通量信息采集和發布、車輛稽查和執法、停車場監管等各種應用場合中,有效的提高交警執勤和交通管理的效率。
電子車牌證系統建設原則:
2.1標準性
嚴格按照國家標準GB/T20851《電子收費 專用短程通信》進行建設。
2.2兼容性
系統設計嚴格遵循國家標準的要求,所有數據格式和接口都是按標準設計。另外,系統的軟硬件均采用模塊化設計,模塊間的數據傳輸均采用標準的傳輸協議,任何一個模塊的升級短期內都不會影響到其它模塊的正常應用。
2.3高可靠性
系統嚴格按照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設計,主要設備選用國內外主流產品,可靠性、穩定性強。同時,系統通過運行自動監測、參數備份、平滑重啟、遠程升級等功能保障系統抵御外界干擾和受外界干擾時的恢復能力。
2.4易維護性
由于具備設備自檢功能,檢測數據定時發送到指揮中心,指揮中心可以通過查閱設備自檢數據、設備報警等信息,方便地發現設備故障。
2.5可擴展性
由于系統的需求會不斷的發展,對系統功能的要求和系統建設的要求也會不斷的增多,因此,在系統設計上,不僅能完全滿足用戶現階段的要求,同時,其強大的應用潛力也為用戶未來對該系統的升級要求提供了接口,使用戶將來幾乎不需做任何改動就能擴展出更多的功能。
2.6安全性
系統具有防病毒,防誤操作特性,具有口令保護調試功能,有較強的抗干擾、抗靜電能力,同時提供數據備份、恢復措施。系統還將提供用戶等級權限保護,有效排除人為因素的干擾。數據傳輸和共享加密,所有數據傳輸和共享均采用加密技術實現,有效防止外部入侵。
2.7先進性
立足高效成熟的設計理念,基于先進的RFID 技術,通過合理設計和集成,使電子車牌證系統的技術含量和先進性達到一流水準,并可保持較長久的生命力。
2.8開放性
開放式的系統結構。功能平臺均采用兼容性和擴展能力很強的開放式體系結構,系統結構與配置靈活、互連方便;系統存較大的擴展余地和升級空間,屬于擴展、重組和更新,在較長時間內只要進行局部性調整和配置,便能適應后期工程建設的需求。
電子車牌證系統組成:
該系統主要由電子車牌證、固定式閱讀器、移動式閱讀器、車載稽查系統、圖像抓拍智能識別單元和中心綜合信息平臺等設備組成。
在車輛(汽車,摩托車,電動車等)上安裝電子車牌證,電子車牌證可讀寫,可支持輸入車輛信息,如車主姓名,是否年檢,是否有違章欠費等,發揮其自動識別及動態信息采集的優勢,實現車輛身份有效識別。運動的車輛成為信息系統中一個可以唯一識別的對象,它的物理位置也能實時地被監測到。電子車牌證在動態自動識別上的優勢,改進了現有的靜態車輛監管模式,實現了車輛管理精準化。通過車輛采集的動態信息,可以動態監測城市路網,及時掌握道路通行狀況,為針對性地實施城市交通流宏觀調控和路口實時自適應控制創造條件。
在交通路口、關鍵路段、居民小區、公共場所等安裝大量的電子車牌證閱讀器設備,實現電子車牌證的密集檢測,交警、城管,公安等更可配備手持終端(手持式閱讀器)、車載稽查系統,通過GPRS實時與中心數據采集平臺對接,中心數據采集平臺對數據進行處理,最終處理結果發送到中心綜合管理平臺,并同時以指令的形式發送到手持終端,以智能,科學的方式為交警、城管,公安及其他政府部門開展執法工作、打擊偷盜車輛現象、追捕不法分子等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電子車牌證系統功能:
4.1車輛管理
車輛上面安裝一個電子車牌證,通過閱讀器讀取電子車牌證,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車主姓名、車牌號碼、車輛類型、是否有違章欠費、是否年檢、是否報廢、是否黑車、車主聯系方式等信息,再與圖像抓拍智能識別單元相結合,可以有效查控套牌車,可以快速、便捷的對一個城市的車輛進行統一管理。
4.2車輛定位追蹤
車輛配備電子車牌證后,當車輛通過安裝閱讀器的區域時,被在此區域內的接受裝置識別到,并觸發攝像機拍照取證,通過網線直接自動保存到綜合管理平臺的服務器上,相關人員如需要了解該車輛信息時候,可隨時調用數據庫里的資料,方便相關執法部分進行取證。
4.3停車場管理
在停車場出入口安裝電子車牌證閱讀器,當配備電子車牌證的車輛進入停車場時,系統自動登記相關信息,并開始計時,當車輛離開停車場時,自動繳費,整個過程無需人工干預,可實現智能進出,很大程度上能加快單位出行效率,同時系統中留下相關進出記錄,方便以后查詢。既可獨立做車輛出入判斷,更可將相關車輛出入數據發送于綜合管理平臺,利用綜合管理信息平臺,可時時掌握整個市內的停車狀況,及時發布車位信息,誘導公眾停車,以快速,科學的方式來解決目前停車難的問題。該功能也可應用于小區停車管理、路邊停車管理等場合。
4.4不停車收費
在高速、或者繞城高架等出入口安裝電子車牌證閱讀器,對配備電子車牌證的車輛開辟綠色通道,進行不停車收費,不僅可以加快通行效率,減少擁堵,而且可以提高服務質量。
4.5測速與流量統計
配備電子車牌證的車輛經過兩個安裝有閱讀器的路口,則其通過先后的時間順序會被記錄,從而可計算出相關車輛的平均行駛速度。對通過某一個監測點的電子車牌證進行統計,可以得到交通流量數據。對這些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可以有助于決策者對相關路段的交通策略做出調整。
4.6危險品運輸管理
對一些運輸危險物品的車輛(比如易燃易爆物品、危險化學物品、有毒物品等)配備電子車牌證,并對該電子車牌證做特殊標記,對危險物品的整個運輸過程進行實時監控,并在有些特定區域可以限制這些車輛的駛入,一旦違規駛入,可立即自動報警,可以有效防止一些危害的發生。
4.7多證合一,繳費扣費
車輛配備的電子車牌證具有讀寫功能,可將目前市面上所有紙質證件的資料寫入電子車牌證,通過與金融機構合作,可進行充值、扣費等自動結算功能,對電子車牌證可進行多重加密,保證信息的安全性。
電子車牌證系統優勢:
5.1兼容性強
硬件設備符合國家標準GB/T20851《電子收費專用短程通信》,軟件采用開放式系統結構,同其他系統兼容性強,可實現無縫對接。
5.2可擴展性強
功能擴展時只需對中心軟件進行修改即可,前端硬件設備不用做任何修改,系統也可進行遠程升級,維護方便。
5.3電子車牌證電池能量不足自動提示
當系統檢測到電子車牌證電池能量不足時,每次使用時系統都會進行自動提示,以便用戶及時更換電子車牌證。
5.4采用先進的“雙片式電子標簽+雙界面CPU 卡”技術
采用可多次重復使用的非接觸式IC 卡、非接觸式CPU 卡和雙界面CPU 卡,且內置安全認證模塊,使用方便,且安全、可靠。
5.5多證合一,繳費扣費便捷
采用多證合一技術,并且與金融機構合作,避免了紙質證件辦公的繁瑣,用戶出門也不必再帶各種各樣的卡和證件。
5.6射頻檢測與視頻檢測相結合,擴展功能強
采用射頻檢測與視頻檢測相結合技術,可以有效的查控套牌車、黑車、無牌車、逃逸車等的違規行駛行為,且實現了高清成像,各種信息詳盡,違規處罰證據充分。
電子車牌證系統主要設備:
6.1電子車牌證
電子車牌證主要包括供電模塊、2.4GHz天線、微波收發模塊、處理器模塊、安全模塊、普通信息存儲模塊等六大模塊。傳統車牌信息和紙質行駛證信息以數字化的形式存儲于安全模塊內。
6.2固定式閱讀器
固定式閱讀器主要包括供電模塊、2.4GHz天線、微波收發模塊、處理器模塊、安全模塊、普通信息存儲模塊和接口模塊等七大模塊。采用防水、防塵設計,全塑密封,通訊協議采用多層加密技術,可靠、安全。
6.3手持式閱讀器
手持式閱讀器采用高速嵌入式控制器進行控制,主要包括嵌入式CPU、觸摸顯示模塊、微波收發模塊、安全模塊、信息存儲模塊、GPRS無線通訊模塊和接口模塊等七大模塊,交警、城管、公安等人員在任何一個位置都可以很方便的讀取附近的電子車牌證相關信息。
6.4圖像抓拍智能識別單元
圖像抓拍智能識別單元主要由智能高清攝像機組成,智能高清攝像機中集成了車輛的視頻檢測算法、車牌識別算法、流量統計算法等智能算法,閱讀器進行電子車牌證信息采集的同時智能高清攝像機也進行車輛信息的采集,包括車輛及司乘人員的特征、車牌號碼信息,系統對兩種方式采集到的信息進行融合處理,不僅可以有效辨別套牌車、黑車、盜搶車等,而且可以為處罰提供直接的證據。
6.5電子車牌制作-標簽安裝方式,電子車牌功能
電子車牌的發展方向:
在全球智慧城市風潮和國家政策的鼓勵下,目前國內很多省市都已率先啟動了智慧城市的建設熱潮。已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全國開建智慧城市的城市數超過400個,而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的數據,“十二五”期間,全國還將有600至800個城市加入智慧城市的隊列,毫無疑問,智慧城市將成為“十二五”時期我國城市建設的主要模式。
智慧城市建設應從智能交通著手。傳統的城市交通管理模式,已經難以解決人口劇增、出行量暴漲、私人汽車快速增加、城市交通日益擁堵等社會問題,僅靠增建道路,已緩解不了交通需求與交通設施供給的尖銳矛盾,因此,智能交通將成為緩解矛盾的首要手段。智能交通是順應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以及信息傳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未來的智能交通依托完善的智能交通物聯網體系,會進一步在向智慧化交通發展,其目標是讓城市交通變得更智慧。而智能交通建設的第一步,必須普及汽車電子車牌的使用,因為電子車牌是實現智能交通物聯網體系的基礎。
隨著RFID技術的發展,大家都已開始意識到電子車牌在智能交通領域的重要性,但在實際應用層面,推廣難度還比較大。第一,對智慧城市缺乏評定標準,盡管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有90個,但各個城市尚未對智慧城市的標準有統一的認識和評定,智慧城市的建設還處在概念期,決策層對如何真正實現城市的智慧化還未有清晰的思路。第二,對新技術認知不完善,當前90個城市都只著眼于抓“市民卡”工程,其實“市民卡”中應該有電子標簽的芯片,但全國一個都沒有,這也許將是勞民傷財的工作。第三,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支持將電子車牌整合至黃標綠標車輛標志內,可以大大降低相應檢測難度。
智慧城市的建設已然啟動,電子車牌這項基礎技術產品卻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顯然不利于智慧城市的長遠發展。對此,應呼吁政府決策者應從長計議,從源頭抓起,實行電子車牌的普及化,避免重復投資,最終建立起一個以信息技術為中心的現代交通管理的新體系;應呼吁媒體給與電子車牌更多的宣傳報道,電子車牌作為低成本、低碳、高科技的利民項目,關乎你我他,關乎人民未來更美好的生活。